实力大于名气的苏系房企
2024-09-15 作者:免费体验电子试玩 阅读量:

  

实力大于名气的苏系房企(图1)

  房产首页-新华炫居-每日头条-滚动新闻-热点专题-独家报道-新华壹周-新华有约-新华调查-行情播报-健康社区行

  说起“苏系”房企,名声覆盖全国的屈指可数,江苏新城、朗诗地产、苏宁置业、苏宁环球、中南建设勉强能算。栖霞、亚东、阳光、华光、吴中等一大批,虽早已在本土形成势力,却始终未能走出去。即便是近邻上海,都还未曾问津。即便是已经走出去的房企,也大多保持着一个低调的姿态,不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品牌影响力,都无法与一线房企相抗衡。

  每年的中国500强房企榜单中都少不了一大批“苏军”的身影,最近的2013、2014两年,所占的份额均超过了10%。虽然与老牌的深系、粤系、央企系,激进式发展中的闽系,还存有一定的距离,但总归是维护了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地。…[详细]

  部分的“少数派”房企在南京的发展虽也遭遇了磕绊,但并未出现太强烈的水土不服,相反的,通过长足的发展,不少企业已经在某一个区域里或某一类客群中,赢得了较好的品牌口碑。…[详细]

  绿地集团自1992年成立以来实现飞速发展,形成目前“房地产主业突出,金融、能源等相关产业并举发展”的产业布局,在2013《财富》世界企业500强中位列第359 位。 纵观过去三年,绿地集团主营业务经营业绩良好,主营业务收入保持显著快速增长。…[详细]

  每年的中国500强房企榜单中都少不了一大批“苏军”的身影,最近的2013、2014两年,所占的份额均超过了10%。虽然与老牌的深系、粤系、央企系,激进式发展中的闽系,还存有一定的距离,但总归是维护了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地。

  就区域而言,苏南与苏北的差距仍未有明显的缩短痕迹。以入围2013年500强的41家江苏房企为例,地区分布分别为:南京12家、无锡8家、常州7家、苏州5家、扬州4家、徐州2家、南通1家、泰州1家、盐城1家。 2014年,除了在位次上发生了微调外,整体格局并无根本性改变——苏南(含南京)依然是大户,占比近八成,苏中基本上瓜分了剩余两成中的一大半,剩下的便是个位数的苏北。

  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一方面江苏省的房地产行业发展不如广东、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且由于经营方式的差异,鲜有像恒大、万科这种“高举高打”并迅速成长的房企;

  另一方面,由于临近上海,众多上海房企将触角伸往市场广阔的江苏地区,而鉴于对地价成本、人力成本、地缘热度、政府关系等多方面的考量,“苏系”房企入沪发展的屈指可数。

  最早的也最为彻底的便是发家于常州的新城地产,其干脆将公司总部从常州搬到了上海,在沪同时运作的项目最多时达到了7个。 紧随其后打入的是以绿色建筑著称的朗诗地产;后续,苏宁、苏宁环球及昆山、太仓一带的个别四线房企纷至沓来。 但相比万科、金地、保利、绿城这些早已在上海站稳脚跟的外地军团,来自江苏地产的声音还是单薄了不少。 诚如一位从广东房产圈归来的业内人士所言,以南京为代表的江苏房企在整体发展上“狼性”不足,缺乏冒险精神。

  狼性不足,恰是“苏家军”踏实、务实本性的体现,而相对应的,品牌建设的弱化、宣传力度的不足等也日益成为阻碍江苏房企进一步发展的短板。

  就目前而言,在寻求品牌溢价方面做得最好的仍然是朗诗地产,例如其刚进上海时,就专门成立了世博项目联络组,借世博场馆联手进行品牌推广。朗诗地产在上海已经成立了科技公司和研发设计院,在欧洲也设立技术公司,全面整合欧洲的技术和人才,同时在长三角、南京、海南三亚等地分别设有研发试验基地,进行各季节的全天候研发试验。

  素有“江苏一哥”之称的新城地产,也是近几年才开始逐步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强化品牌战略,诸如“长三角多城联动计划”等。其在企业诞生地常州设立了成品房研究中心,侧重对户型、建材、装修、景观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市面上广泛应用的起航、乐享、圆梦、尊享四大产品线已基本成熟。

  “如果能够在立足产品的基础上,再学会一些适当的有效包装,不少江苏房地产企业也能够在短期内实现规模化发展,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长三角经济圈。”世联行高级研究员董晔告诉记者。

  经济分析师指出,从整个行业角度看,排名全国前50强、年销售额在100-200亿之间的企业都在做高周转,其中的大部分来自于不愿被大企业挤兑利润的外部压力;同时,也是企业自身资金安全的压力倒逼所致。

微信
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