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2024-08-18 作者:免费体验电子试玩 阅读量:

  

浅谈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图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趋庞大。人类越来越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新型建筑材料发展也有了广阔的天空,建筑材料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只有掌握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研究、生产。

  要想实现我国绿色生态建筑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选择和发展本国经济技术条件适合的生态建筑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推动下,要应地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发展策略。一般来说,在效仿传统建筑优势基础上进而突出新型建筑材料的可用性,特别适合欠发达地区,属于高技术的模仿生物、模仿机器具有复杂多样性,主要能运用在在经济发达地区。通过效仿传统建筑,重新挖掘、评价、改进与发展传统建筑的生态设计经验、方法和技术,从而建立生态低技术体系;通过仿生和学习机器等手段建立生态高技术体系,这样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建筑技术体系,从而解决我国由于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建筑策略与技术而造成的生态建筑发展的种种问题,实现生态建筑的普及。

  新型建筑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孕育而生,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多种功能的材料。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氯醋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醋密封材料。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门窗重点发展塑料门窗,并注意解决好款式新颖、功能各异的设计和高档五金件的开发配套。上下水管道重点发展塑料管材件,并解决好管材与管件的配套问题。

  随着城镇化深入,基建投资结构将由传统建材逐渐向城市配套性新型建材转变。前瞻网预计,在政策推动下,新型建材如搪瓷立面板、石膏板、防水涂料、给排水管等行业将受益新型城镇化,迎来高成长期,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其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品种也越见丰富,包括砖、块、板,及其复合产品。生产其工艺为现代技术,运用到钢铁的耐磨技术移植到墙材生产设备中;生产面向综合化;自动化程度生产,机床控制的方法。以空心砖为例,其利用废渣的掺加量、高弧度的承重多孔砖、高保温性能、高空洞率等多种技术,生产的出的产品具有耐用、环保等多种特点。8)再生混凝土将废弃混凝土经过处理,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而配制的新混凝土,减少城市垃圾,节约资源。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既有的400多亿平方米的城乡建筑中,高能耗的建筑占99%;如果不实施新建筑材料进行节能,到2020年前新建的300亿平方米的房屋建筑中,95%以上的还将是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左右。而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决心抓紧建筑节能工作,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约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6000亿元,由住宅使用能耗造成的能源紧张状况将大为缓解。南昌大学建筑学院王磊教授经过调查认为,大力推广建筑节能也将使老百姓得到实惠。以长江流域为例,这里属冬冷夏热地区,包括17个省市的5.5亿人口。这一区域在全国经济最发达,但室内热环境条件最差,老百姓对于改善居住热环境的要求也最迫切。按室内热舒度冬天不低于16摄氏度,夏天不高于28摄氏度的标准计算,非节能建筑每平方米每年空调耗电88度,一个居住面积100平方米的家庭,光空调电费就要支出4400元,几乎占一个普通家庭年收入的十分之一。王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家庭难以承受的开支,如果居住在经过节能改造的房屋内,这笔开支将减少一半以上。也有专家认为,实施建筑节能,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是居住条件的革命性变化,这不是户型等因素的简单改变,而是居住档次的整体提高。

  要实现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单靠态建筑理论是有限的,也需要思考实现设计目标的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如何有效的将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到绿色生态建筑是有方法和根据的。从人类的学习和认知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模仿是一种人类获取知识及技能的重要方法国内外著名建筑群就都存在各种模仿,如古希腊建筑中的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分别模仿男性和女性的体态,北京奥运主要场馆“鸟巢”就是模仿了鸟窝而设计的。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各种生态技术大多是模仿学习的结果。根据模仿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模仿生物(仿生)、模仿机器、模仿传统建筑等三类。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模仿是学习生物、机器和传统建筑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资源与能源使用的合理与高效性等,将这些特性结合到新型建筑材料的用于生态建筑设计中,实现生态设计高效组合。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的速度缓慢,严重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只有生产少量的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超细玻璃棉、矿渣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在综合产品指数上都远远弱于国外保温隔热材料生产技术,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其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招商引资的深入,在这之后其技术得到飞速的前进,有矿棉、岩棉、玻璃棉、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微孔硅酸钙等主要产品及其制品等多种保温隔热材料的出现。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也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念,对于不同地域,选择有针对性的新型材料,在我国大城市先实现新型材料的应用,结合住宅产业化试点工作,抓好一线城市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以典型带动其他二三城市的新型材料的应用步伐的走向,对全国其他大中城市起到示范作用。

  防水材料作为基本的建筑用材,以前的建筑设计多半会出现下雨天漏水的尴尬,这往往是因为没有选到好的防水密闭材料而引起的。随着高层电梯建筑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提出对防水材料更高更多的质量要求。当代的防水材料已从纸胎油毡发展到了沥青油毡(含改性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的进阶中,可以说现代化工技术给防水密封材料的发展注入新细胞。

  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诸多特点:耐用、环保、健康等,因此要加大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建材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主管部门,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尽快落实新型建材应用到建筑规程和管理办法,加到校企合作的力度,真正将研究成果与建筑实践相联系。不断更新新型建材及制品应用的设计规程和施工工艺,利用国外科学技术,提高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力度。

微信
微博
QQ空间
更多